田野筆記 #1 - 23/08/2021

我們一而再再而三,強調以下的信息:在能夠辨認優質糧食之前,你無法購買或種出優質糧食。而優質糧食,當然要源自優質土壤。

開始這個星期的最佳方法,莫過於到訪我們首個實驗農場 — 位於打鼓嶺的諾亞之森農場 — 發掘並量度優質的土壤。綠蔭家園創辦人,再生農耕教育家及土壤健康專家麥陳尹玲女士(Josephine)帶同我們走到她的田園教室;在那裏,我們連同四位綠蔭家園義工以及兩名農民,一起洗耳恭聽,向 Josephine 學習。Josephine 一語劃破食品生產商等人所傳播的不實資訊,並為我們指出前路,介紹測試土壤和農作物的簡易方法。原來,只須一件簡單的法寶 — 糖度折射儀 — 你也可以自行測試在超市或街市購入的蔬果。不過,在你趕著尋找糖度折射儀之前,讓我們首先談論如何辨認優質土壤。

透度儀

我們使用的首項工具是用來測試土壤壓縮程度的透度儀。土壤壓縮為不少農民帶來煩惱,可導致農作物收成量下跌多達 10%,並引致水質和土質退化。測試土壤壓縮的方法,是將一個不鏽鋼圓錐連同傳動軸及壓力計插進土壤當中,試圖模仿植物根部深入泥土當中的路線。在這片農地上,我們的透度儀輕而易舉探入泥土深度,代表植物能生出深入且強健的根部,而水份亦容易被吸收。Josephine 表示,在部份有機農場,不鏽鋼圓錐僅能插入至三分之一的高度;換言之,農地的土壤在該處開始出現壓縮,根部未能向更深處生長,轉而向側面四周生長,對農作物質素構成負面影響。

肉眼觀察

第二種量度的工具,是一雙雪亮的眼睛。移除雜草以使田地露出一片 (20x20cm) 的土壤,然後開始點算這片地上肉眼可見的生物數量。如果你能夠辨認出多於 5 類物種,便算為可接受。在這次考察的田地當中,我們共找到一隻蜘蛛、兩條不同品種的蚯蚓、多隻螞蟻、一隻小蟑螂,以及一些其他我們未能辨認的生物物種,高於 5 類物種的及格線。第三重的測試,是以管狀土壤取樣儀,從田地 20-50 厘米深處,挖出約 30 厘米的土壤作分析。就算是如此深處挖出的泥土當中,我們亦可以辨認腐葉和腐根隨年月轉化而成的有機物質,從而認證這片土地的碳封存潛力之高。

MicroBIOMETER 與 Brix 糖度折射儀

接下出動的是 MicroBIOMETER,一種測量土壤細菌和原生動物的 (微生物) 生物質數量的方法;它使用家能夠把土壤和堆肥的天然肥沃程度量化。在採集及篩淘植物根部附近的濕潤泥土之後, 我們在樣本當中加水及萃取粉,並放入小型攪拌機,將樣本打成奶昔狀。

This was then transferred to a piece of paper and while that had to sit for 20 minutes, we moved on to the Brix Refractometer! We took some leaves from the weeds, put it in a garlic press and placed the extracted drops right onto the Brix Meter. Brix is a measure of the percent solids in a given weight of plant juice, this is a combination of sucrose, fructose, vitamins, minerals, amino acids, proteins, hormones and other solids. Brix varies directly with the plant’s quality. A poor, sour tasting grape from degraded soil can test <8 Brix. But a delicious, juicy grape grown on a regenerative agricultural piece of land can test >24 Brix.

糖度折射儀容許你直接在銷售點測試採購食材的質素和品味,你還有甚麼更多的追求呢?Brix 糖度越高,亦代表光合作用效率越高,表示土壤有更高的碳封存潛力。這些雜草的 Brix 值只有 5 度,所以我們絕對不建議食用它們,甚至只是單單用於碳封存。


在得知糖度折射儀引人入勝的分析結果後,我們的目光轉向靜候已久的MicroBIOMETER 分析結果。泥土樣本分析紙產出一幅含有不同顏色板塊的圓形統計圖,並能透過智能電話程式,向我們通知結果。正如 Josephine 在考察之初所料,這片野草叢生 20 多年的土地,泥土中的生物質以細菌佔大多數(74%)。


故此,化驗樣本當中的真菌與細菌比例為 0.4 : 1。每片土地、森林或草原,都有其獨特的土壤構成,當中細菌、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比例均有所不同。出現這些分別的原因,包括不同的土壤構成、植被、氣候因素,以及土地管理措施。由於生物能夠反映它們的糧食,故此在細菌遠比真菌為多的土壤之中(正如這裡),以細菌為糧食的蛔蟲比以真菌為糧食的蛔蟲要多。在使用再生農耕的土地中,真菌對比細菌的比例會隨時間增長,並令蚯蚓及節肢動物數量增加。

以上一切說明的是,農民理解到問題關鍵在於肥料的話,便能夠控制土壤質素。


如果種植出的糧食,能便於被人類複雜的消化系統消化,那麼相對而言,害蟲應該沒那麼容易消化該等糧食。換言之,在學會再生農耕後,益蟲、害蟲和人類,便能同時和諧共處。不同的害蟲,各自有其偏好的植物作糧食,以符合其富含細菌的飲食所需;而昆蟲身軀柔軟抑或身懷硬殼,已經能夠反映出其進食習慣。不幸地,知識隔膜就在這關頭彰顯,因為農民學會辨認昆蟲種類的原因,是要施用殺蟲劑將其撲滅。而就算是採納有機農耕的農民,也被教導施放「有機堆肥」以增加土壤中的氮—磷—鉀質成份,以遏止蟲害、細菌或雜草滋生。

但再生農耕與大自然一樣,視一切在發生光合作用的植物、土壤微生物以及所有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,為對生態系統中的每一環均有所裨益。我們絕不能扼殺任何一方面,以期另一方面能夠得益。


考察心得

在仔細聆聽之下,我們發現人類免疫系統與土壤微生物的相似之處。土壤是生態系統的消化系統,是地球的腸胃壁。人體大部份的微生物存活於腸胃當中,對消化和吸收營養有關鍵作用。人類以膳食纖維、發酵食品和益生菌餵養腸胃微生物,支援我們的免疫系統和身陳代謝,減低疾病風險,甚至協助培養精神健康。同樣道理,土壤亦需要含豐富養份的堆肥、堆肥茶、覆土作物及伴植作物等各方面均衡,以令優質土壤有機物質增長。


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平衡。


而我們在這趟首次田野考察中學習得到的是,優質農業非常取決於環境條件,正如何謂「透過飲食攝取適當營養」取決於每人各自的身體條件。相比工業化農耕及糧食生產,再生農耕並不會向土地施放有毒除草劑和除害劑以「根治」問題。相反,再生農耕的目標是透過聆聽、觀察,細心了解何種預防性滋養,能有助所有土地中所有生態系統同時興旺。

上一頁
上一頁

零碳足食(亞洲) 中文新聞發佈會

下一頁
下一頁

零碳足食的業界發布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