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tungkara Way 第二阶段更新 #2

重新認識水稻種植

稻米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食作物之一,但稻米種植正面臨著來自年老農民、市場失衡和環境影響的壓力。我們種植稻米的方式需要改變,Tanguy和他的團隊在Astungkara Way正帶領著這場變革。

化繁為簡

隨著項目的第二階段接近尾聲,團隊正在努力擴大他們的影響力,並招募更多農民採用複雜的稻作系統(CRS)。

平衡生態與經濟

儘管該項目顯著增強了氣候適應能力並恢復了稻田,但Astungkara Way團隊認為還有工作要做,以界定經濟可行性的最佳複雜度水平。團隊在整個項目期間收集了全面的數據,他們正在利用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分析,以確定最適合的輸入組合,以最大程度地實現環境和經濟的正面改變。

這個樣本數據顯示了不同的CRS(Complex Rice Systems)實踐對稻米產量的影響。輸入包括稻米(R)、鴨(D)、堆肥(C)、滿江紅(A)和(天然/有機)肥料(F)。團隊希望最終分析將提供可行的見解,不僅供農民參考,也為政策制定者在巴厘島乃至更廣泛地推廣CRS的參考依據。

賦予下一代能力和希望

為了加速採用率,團隊的另一個策略是吸引年輕一代。與烏達亞納大學的學生合作,團隊研究了不同的播種模式和品種組合對產量的影響,比較了兩種播種模式(Tegel和Jarwo)和兩種稻米品種(Inpari和Sertani)。

播種模式

  1. Tegel 模式:常規使用的均勻間距法。

  2. Jarwo 模式:在每幾行的水稻留出空隙,以提供陽光照射和鴨子的通道。 

稻米品種

  1. Inpari 品種:政府推薦的品種,極為敏感,需要大量養分管理。

  2. Sertani 品種:老品種,對養分供應較不敏感,生命力較頑強。

註:包括了傳統方法種植水稻的對照組,以作比較。

這次實驗的結果清楚地顯示,Jarwo-Sertani組合(藍色)具有最一致和穩定的產量,符合CRS推薦的模式-品種組合,並強化了化學輸入對作物健康的冗余性。

團隊希望從研究中得出的結果能賦予年輕一代知識,讓他們以環境和經濟可行的方式從事農業,並鼓勵他們參與未來的稻米種植。

下一頁
下一頁

華威山谷項目更新 #2